省委常委、副省长钟勉调研我市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情况
来源:泸州日报
发布时间:2012-02-10 18:06:37
昨(9)日,省委常委、副省长钟勉带领省农业厅、财政厅、水利厅等部门负责人,在市委书记刘国强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刘强陪同下,深入泸县、龙马潭区调研我市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情况。钟勉指出,通过实地查看了解,泸州抗旱保春耕措施落实到位,组织领导有力,这为我们抗旱保春耕、粮食保丰收增添了信心。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抓好农业生产,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,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。 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,省财政厅副厅长帅克,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兵,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随同调研。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邹蔚,副市长李晓宇、陈轲陪同调研。 钟勉要求,当前,各级政府要把人畜饮水放在第一位,立足抓早抓小。其次,要重点抓好农业生产,要把两个积极性调动起来,一是各级政府抓农业、抓粮食生产、抓农民增收的积极性;二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,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。针对当前旱情,要做到科学抗旱,不断优化种植模式,对那种既栽不了水稻,又种不了高粱的旱地,要想方设法调整产业结构,努力做到粮食产量不减,农民增收势头不减,田间地块不撂荒,争取农业生产夺丰收。 泸县福集镇团仓村,受去年干旱影响,今年大部分农田无水灌溉,为了抗旱减灾,该村以组为单位,租地集中培育旱地秧苗。钟勉对此做法表示肯定,他指出,集中育秧是未来发展趋势,面对当前旱情,要立足于早,尽量做到早育秧、早育苗。 位于泸县得胜镇接官坝村10组的水稻高产创建集中旱育秧示范场,连片育秧面积100亩,可满足稻田移栽面积3000余亩。示范场内田成方、路成网,不少农民正在田间忙着春耕备耕。钟勉详细了解相关情况:“育了些什么品种?”“旱育秧对比水育秧有什么优势?”在得到满意回答后,钟勉说,集中育秧苗,关键还是靠科技支撑。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做给农民看,带着农民干。 在谈到水利农田建设如何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时,钟勉指出,水利工程要与农业生产实现整合,避免各唱各的调,各吹各的号。在项目的实施上,要避免撒胡椒面做法,要集中连片示范,不断完善机制,要从适应机械化的要求出发,整体规划,集中推进,高标准、高起点建设农田水利工程,避免今天建好,明天又挖的重复建设。 就如何抓好下一步农业生产抗旱减灾工作,钟勉指出,泸县是一个农业大县,也是工业大县,泸县县委、县政府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,在干旱面前把抗大旱、保春耕作为当前一个中心任务,各项措施非常具体,组织领导也是有力的。从目前情况看,因为工程蓄水的影响造成了大春备耕的困难,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及时研究对策,能够提灌的采取提灌,或通过新技术的推进,采取集中育秧等有效方式,努力确保大春粮食播种面积。对那种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进行水稻栽播的,要及时调整结构,保证相应农作物按时栽播。努力做到粮食稳产、农民增收。 随后,钟勉一行又来到龙马潭区金龙乡擦耳岩水库,该水库属小一型水库,是金龙、官渡两个场镇的直接饮用水源地。库容106万立方,正常蓄水76万立方,目前蓄水量不足5万立方,仅能维持1.5万人1个月生活用水。对此,该乡千方百计确保人饮,新增滩子口水库为备用水源,将滩子口水库水源直接抽到乡供水站,经处理后进入供水系统保证群众日常用水。在听取情况介绍后,钟勉对金龙乡主动抓抗旱,抓早抓小的做法表示满意。钟勉要求,面对旱情,各级政府要把人畜饮水放在首位,对未来形势有了正确研判后,就要切实做好防灾、避灾、减灾,而不是等到灾害来了再有“气吞山河”的动作。 |